冷链温控设备有哪些

作者:小编 日期:2025-07-04 点击数: 



冷链温控设备有哪些(图1)


冷链温控设备是用于维持低温环境、确保生鲜食品、医药等对温度敏感物品在储存、运输和配送过程中质量稳定的关键设备。以下是常见的冷链温控设备及其详细介绍:


一、仓储温控设备


主要用于冷库、冷藏仓库等固定场所的温度控制:


冷库 / 冷藏库


类型:分为高温库(0℃~10℃,用于果蔬、乳制品等)、低温库(-18℃~-25℃,用于肉类、冰淇淋等)、超低温库(-30℃以下,用于生物样本、特殊药品)。


核心组件:制冷压缩机组、蒸发器、冷凝器、温控系统(可自动调节温度并报警)。


特点:保温材料(如聚氨酯泡沫)确保隔热,部分冷库配备湿度控制功能。


二、运输温控设备


用于冷链物流过程中保持货物温度稳定:


冷藏车


组成:底盘、保温车厢(采用聚氨酯发泡或玻璃钢材质)、制冷机组(独立式或非独立式)。


温度范围:通常 - 30℃~15℃可调,部分车型配备多温区(如冷藏区和冷冻区分隔)。


附加功能:GPS 定位、温度实时监控系统(可远程查看数据)。


冷藏集装箱


适用场景:海运、铁路运输中的大批量货物(如冷冻肉类、水产品)。


类型:机械式冷藏箱(自带制冷机组)、蓄冷式冷藏箱(利用冰板、干冰等蓄冷剂)。


优势:可实现 “门到门” 冷链运输,温度控制范围广。


保温箱 / 冷藏箱


小型运输工具:用于短途配送(如外卖生鲜、疫苗配送)。


材质:外层为高强度塑料或金属,内层为保温材料(如 EPS 泡沫、PU 海绵),搭配冰袋、干冰或蓄冷板制冷。


规格:从几升到几百升不等,部分具备智能温控芯片(可记录温度数据)。


三、温控辅助设备


用于监测、调节和保障温控系统的稳定性:


温度监控系统


设备:温度传感器、数据记录仪、云端监控平台(如通过物联网 IoT 技术实时传输温度数据)。


功能:实时记录温度变化,超过阈值时自动报警(短信、APP 推送),生成温度曲线报告(用于质量追溯)。


冷链温控设备有哪些(图2)


蓄冷设备


冰袋 / 冰板:注水冷冻后放入保温箱,释放冷量维持低温,适用于短途运输。


干冰:固态二氧化碳,升华时温度可达 - 78.5℃,用于超低温运输(如生物试剂),但需注意通风以防窒息。


蓄冷式制冷机组:利用夜间低谷电价制冰,白天释放冷量,降低运输成本。


四、特殊场景专用设备


针对特定行业或物品的温控需求:


疫苗冷藏箱


标准:符合 WHO 疫苗储存和运输标准(2℃~8℃),配备双电源(市电 + 备用电池)、温度双监测系统(防止单一传感器故障)。


附加功能:GPRS 定位、远程报警,部分箱子具备太阳能充电功能(适用于偏远地区)。


血液运输箱


温度控制:通常维持在 4℃±2℃,内部分区存放不同血型血液,配备防震设计避免溶血。


生物样本运输箱


超低温需求:使用液氮罐或超低温冰箱(-80℃以下),用于运输细胞、病毒样本等,需符合《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(毒)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》。


冷链温控设备有哪些(图3)


五、智能温控设备


结合物联网、大数据技术的新一代设备:


智能温控柜


功能:通过 AI 算法自动调节温度,根据货物种类和数量优化制冷效率,支持手机 APP 远程控制。


区块链温控系统


应用:将温度数据上链存储,确保数据不可篡改,用于药品、高端食材的全程追溯。


选型参考因素


选择冷链温控设备时,需考虑:


温度范围:根据货物需求(如冷藏、冷冻、超低温)确定设备制冷能力。


保温性能:运输时间越长,对保温材料和结构的要求越高(如冷藏车的厢体隔热层厚度)。


智能化程度:是否需要实时监控、数据记录、远程报警等功能(尤其对医药冷链至关重要)。


合规性:医药、食品行业需符合相关标准(如 GSP 认证、HACCP 体系)。


通过合理搭配各类温控设备,可构建从生产到消费的完整冷链体系,最大限度减少货物损耗。



相关文章

X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添翼冷链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